龙韬 农器

武王问太公曰:“天下安定,国家无事。战攻之具,可无修乎?守御之备,可无设乎?” 太公曰:“战攻守御之具,尽在于人事:耒耜①者,其行马蒺藜②也;马牛车舆者,其营垒蔽橹③也;锄耰④之具,其矛戟也;蓑薜簦笠...
阅读全文

龙韬 兵征

武王问太公曰:“吾欲未战先知敌人之强弱,预见胜负之征,为之奈何?” 太公曰:“胜败之征,精神先见。明将察之,其效在人。谨候敌人出入进退,察其动静,言语妖祥,士卒所告。凡三军悦怿,士卒畏法,敬其将命,相...
阅读全文

龙韬 五音

武王问太公曰:“律音①之声,可以知三军之消息,胜负之决乎?” 太公曰:“深哉!王之问也。夫律管十二,其要有五音: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此真正声也,万代不易。五行②之神,道之常也。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各以...
阅读全文

龙韬 奇兵

武王问太公曰:“凡用兵之道,大要何如?” 太公曰:“古之善战者,非能战于天上,非能战于地下,其成与败,皆由神势。得之者昌,失之者亡。 夫两陈之间,出甲陈兵,纵卒乱行者,所以为变也。深草蓊翳①者,所以遁...
阅读全文

龙韬 军势

武王问太公曰:“攻伐之道奈何?” 太公曰:“势因于敌家之动,变生于两陈之间,奇正发于无穷之源。故至事①不语,用兵不言。且事之至者,其言不足听也;兵之用者,其状不足见也。倏而往,忽而来,能独专而不制者兵...
阅读全文

龙韬 阴书

武王问太公曰:“引兵深入诸侯之地,主将欲合兵①,行无穷之变,图不测之利。其事繁多,符不能明,相去辽远,言语不通,为之奈何?” 太公曰:“诸有阴事大虑,当用书,不用符。主以书遗将,将以书问主。书皆一合而...
阅读全文

龙韬 阴符

武王问太公曰:“引兵深入诸侯之地,三军猝有缓急,或利或害。吾将以近通远,从中应外,以给三军之用。为之奈何?” 太公曰:“主与将,有阴符①。凡八等:有大胜克敌之符,长一尺;破军杀将之符,长九寸;降城得邑...
阅读全文

龙韬 励军

武王问太公曰:“吾欲令三军之众,攻城争先登,野战争先赴,闻金①声而怒,闻鼓声而喜,为之奈何?” 太公曰:“将有三武。” 武王曰:“敢闻其目?” 太公曰:“将冬不服裘,夏不操扇,雨不张盖,名曰礼将。将不...
阅读全文

龙韬 将威

武王问太公曰:“将何以为威?何以为明?何以为禁止而令行?” 太公曰:“将以诛大为威,以赏小为明,以罚审①为禁止而令行。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,杀之。赏一人而万人悦者,赏之。杀贵大,赏贵小。杀及当路②贵重之...
阅读全文

龙韬 立将

武王问太公曰:“立将之道奈何?” 太公曰:“凡国有难,君避正殿,召将而诏之曰:‘社稷安危,一在将军。今某国不臣,愿将军帅师应之。’将既受命,乃命太史钻灵龟,卜吉日。斋三日,至太庙,以授斧钺①。 君入庙...
阅读全文

龙韬 选将

武王问太公曰:“王者举兵,简练①英雄,知士之高下,为之奈何?” 太公曰:“夫士外貌不与中情相应者十五:有贤而不肖者,有温良而为盗者,有貌恭敬而心慢者,有外廉谨而内无至诚者,有精精而无情者②,有湛湛③而...
阅读全文

龙韬 论将

武王问太公曰:“论将之道奈何?” 太公曰:“将有五材、十过。” 武王曰:“敢问其目?” 太公曰:“所谓五材者:勇、智、仁、信、忠也。勇则不可犯,智则不可乱,仁则爱人,信则不欺,忠则无二心。 所谓十过者...
阅读全文

龙韬 王翼

武王问太公曰:“王者帅师,必有股肱羽翼①,以成威神,为之奈何?” 太公曰:“凡举兵帅师,以将为命。命在通达,不守一术。因能授职,各取所长,随时变化,以为纲纪。故将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,以应天道。备数如法...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