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曰:「天道亏盈而益谦;地道变盈而流谦;鬼神害盈而福谦;人道恶盈而好谦。」是故谦之一卦,六爻皆吉。 书曰:「满招损,谦受益。」予屡同诸公应试,每见寒士将达,必有一段谦光可掬。 辛未(公元1571年)计...
- 全部
- 墨子
- 四十二章经
- 圆觉经
- 维摩诘经 白话文
- 维摩诘经
- 论语注解
- 论语 拼音版
- 佛咒
- 杂阿含经 译文解读
- 杂阿含经
- 长阿含经
- 圆觉经 白话文
- 诸子百家
- 三略
- 六韬
- 吴子兵法
- 小说
- 孙子兵法
- 兵
- 慎子
- 申子
-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
- 了凡四训
- 黄帝内经·灵枢
- 黄帝内经·素问
- 阴符经
- 清静经
- 本经阴符七术
- 鬼谷子
- 大乘入楞伽经
- 楞伽经
- 往生论
- 邓析子
- 素书注解
- 素书
- 三十六计
-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
- 尉缭子
- 司马穰苴兵法
- 六祖坛经 白话文
- 妙法莲华经 白话文
- 谏逐客书
- 商君书
- 管子
- 地藏经
- 地藏经 注解
- 地藏经 译文
- 佛说阿弥陀经
- 楞严经
- 楞严经 译文
- 楞严经 白话文
- 荀子
- 华严经
- 法华经
- 无量寿经
- 观无量寿经
- 药师经
- 庄子
- 法
- 韩非子
- 心经
- 道
- 封神演义
- 易经
- 道德经
- 佛
- 金刚经
- 老子河上公章句
- 金刚经注解
- 道德经 帛书校订译注
- 儒
- 六祖坛经
- 论语
- 孟子
- 西游记
- 中庸
- 大学
- 诗经
- 三国演义
- 尚书
- 红楼梦
- 礼记
- 水浒传
- 左传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周礼
- 仪礼
- 孝经
- 传习录
- 尔雅
积善之方
易曰:「积善之家,必有馀庆。」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,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,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。孔子称舜之大孝,曰:「宗庙飨之,子孙保之」,皆至论也。试以往事徵之。 杨少师荣,建宁人。世以济渡为生,久雨...
改过之法
春秋诸大夫,见人言动,亿而谈其祸福,靡不验者,左国诸记可观也。大都吉凶之兆,萌乎心而动乎四体,其过于厚者常获福,过于薄者常近祸,俗眼多翳,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。至诚合天,福之将至,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。祸...
立命之学
余童年丧父,老母命弃举业学医,谓可以养生,可以济人,且习一艺以成名,尔父夙心也。后余在慈云寺,遇一老者,修髯伟貌,飘飘若仙,余敬礼之。语余曰:「子仕路中人也,明年即进学,何不读书?」 余告以故,并叩老...
痈疽
黄帝曰:余闻肠胃受榖,上焦出气,以温分肉,而养骨节,通腠理。中焦出气如露,上注溪谷,而渗孙脉,津液和调,变化而赤为血。血和则孙脉先满溢,乃注于络脉,皆盈,乃注于经脉,阴阳已张,因息乃行。行有经纪,周有...
大惑论
黄帝问于歧伯曰:余尝上于清冷之台,中阶而顾,匍匐而前,则惑。余私异之,窃内怪之,独瞑独视,安心定气,久而不解。独博独眩,披发长跪,俛而视之,后久之不已也。卒然自上,何气使然? 歧伯对曰:五脏六腑之精气...
岁露论
黄帝问于歧伯曰:经言夏日伤暑,秋病疟,疟之发以时,其故何也? 歧伯对曰:邪客于风府,病循膂而下,卫气一日一夜,常大会于风府,其明日日下一节,故其日作晏,此其先客于脊背也。故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,腠理开则...
九针论
黄帝曰:余闻九针于夫子,众多博大矣,余犹不能寤,敢问九针焉生,何因而有名? 歧伯曰:九针者,天地之大数也,始于一而终于九。故曰:一以法天,二以法地,三以法人,四以法时,五以法音,六以法律,七以法星,八...